時間:2021-12-10 17:55:36
點擊:
“大雪不雪,糧價如鐵”是啥意思?糧價會上漲嗎?
“大雪不雪,糧價如鐵”,是一句通過大雪節的天氣,來預測明年糧價的農村俗語。另外,隨著大雪到來,我們的身邊傳來了幾條消息,會對明年糧價產生重大影響。那么,2022年的糧價究竟會如何發展呢?下面,我們先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句農村諺語,然后結合市場與政策的具體情況,對明年糧價做一個大體的預測。
一:“大雪不雪,糧價如鐵”是什么意思?
這是一句有關大雪節氣中較常見的農村俗語,意思為大雪節氣不下雪,則明年的糧價會像鐵一樣堅挺,微信搜索菜農圈關注加入圈子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因為大雪為降溫降雪的節氣,宜雪不宜晴,畢竟瑞雪兆豐年嘛。該冷則冷的時候,氣溫下降和降雪,將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,既解決了土壤的干旱,又給越冬作物保了溫,還能凍死越冬的病蟲害。
否則呢,“大雪不下來年旱,大雪不凍倒春寒”,后果是非??膳碌?。對農業生產而言,無論是干旱還是低溫,每一種極端天氣都會引發糧食減產,導致糧價出現上漲。
實際上,今年的極端天氣已然出現,通過超級計算機,有關部門還預測到來年春天一到二月份,仍會有極端低溫天氣,會對農業生產帶來嚴重考驗,由此,預測糧價上漲,并不是空穴來風。
二:2022年糧食會漲價嗎?
有很多農民可能注意到,前不久,有關部門已明確表示要加大種糧獎補的力度,清晰看出政策扶持的意味非常濃厚,所以,明年農民種糧掙錢靠譜。
另外,2022年糧價上漲幾率很大,特別是某些品類漲價的趨勢現已突現。具體分析如下:
第一:極端天氣對市場供應造成了影響
如今,全球經歷了極端天氣,在地球變暖與雙拉尼娜的雙重影響之下,糧食供應緊張,其中,美國、加拿大因干旱減產;德國、法國因洪澇而受災,全球糧食市場供應存在缺口。
第二:輸入性通脹會持續,提升了種植成本
像尿素原材料已經上漲了10倍,而受疫情、石油漲價等因素影響,會直接推高了運輸成本,糧食漲價在所難免。
第三:對糧食安全的重視,導致各國紛紛減少出口限額,進一步加劇了糧價的上漲。
縱觀我國主要的糧食品種,小麥和水稻的自給率相當高,所以受到影響不大,糧價的波動也會相對較小,尤其是稻谷,市場甚至出現過?,F象。其他品類,先說說玉米,隨著小麥漲價,其替代玉米的優勢逐漸喪失,可能進一步激發對玉米的巨大需求,所以,明年玉米的價格很可能還會繼續上漲。
在2021年前十個月,我國共進口玉米、高粱4435萬噸,從中看出它們的缺口依舊很大,另外,大豆的進口量最大,竟達到了7908萬噸,占總進口的57.3%。據此分析,明年大豆和玉米價格上漲的幾率更大。
總之,大雪到了,古老的農村俗語對收成的預測,早已失去指導作用。對糧價分析時,更需要根據市場供需,我的看法是明年糧價有補漲的需求,上漲趨勢也正在形成。
當然,由于糧食屬于民生需求,糧穩安天下,在2022年,我國糧價并不會出現劇烈波動,但由于趨勢變化和獎補力度加大,農民種糧卻將進入高景氣階段。愿農村農民明年會有好收成,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!